【本報訊】本港舊樓老化問題嚴重,成為都市計時炸彈,年前就發生馬頭圍塌樓慘劇。新任行政會議成員兼市建局主席張震遠接受東方報業集團專訪時透露,市建局正進行研究,希望可將收地重建程序由一般需時七至八年,大幅縮短至五至六年,短期內會約見新任發展局局長和運輸及房屋局局長提出建議。他又重申支持特首梁振英提出的「港人港地」政策,並認為只限制一手業主是香港居民並不足夠,應進一步將「港人港地」寫入地契,連之後轉售亦只可賣給港人。
張震遠形容目前舊區重建步伐緩慢,遠遠追不上樓宇老化程度,簡化重建及審批程序,不但可釋放效率低土地的發展潛力,亦可盡快改善舊區居住環境、加快居民上樓、同時減低重建發展開支,讓資金較快回籠,吸引更多私人發展商參與重建。
張震遠解釋,市建局已多管齊下加快重建程序,包括推出需求主導及促進者計劃,希望吸引更多私樓業主主動重建,該局內部正就進一步簡化重建規劃程序進行研究,料短期內有結果,並期望可盡快落實。他強調,加快重建步伐一定不會犧牲居民權益,業主反對重建收購賠償價的權利不會被剝削,內地「先遷拆、後賠償」的做法,絕不會在香港的市建局項目出現。
梁振英在政綱中提出「港人港地」政策,限制部分住宅單位只供香港人購買,早前香港房屋協會推出的深水埗樓盤喜雅,便規定只供港人購買。張震遠質疑房協的「港人港地」銷售方法無大效果,因買家並無任何轉售限制,「香港業主一轉手就可以賣番畀內地投資者,咁只會益咗啲香港炒家!」
張震遠認為,「港人港地」政策必須有地契條款配合,限制有關地皮上的單位,買家只可以是香港人,政策始有效用。但他指「港人港地」屬非常措施,只應用於樓宇炒賣異常活躍時,市建局稍後會討論透過試驗計劃,於部分重建項目引入「港人港地」條款,測試市場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