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歲煙民要「通波仔」

【本報訊】港人工作壓力大、少運動,心血管病已不再是長者「專利」。有心臟內科醫生表示,心血管病患者呈年輕化趨勢,當中不乏卅歲壯年人,他們大部分生活習慣欠理想,增加患病風險。年僅廿四歲的年輕煙民,一直不察覺健康問題,但踢波時突然心肌梗塞送院,結果要「通波仔」治療。

伊利沙伯醫院接受心血管介入治療的病人年齡,由○九年平均六十六歲下降至今年六十三歲。伊院內科顧問醫生李耿淵說:「廿年前,三十幾歲的心血管病人絕無僅有,但近年已上升至佔百分之一。」他憶述,四年前有一名廿四歲、體重正常的男病人,由於吸煙多年,尼古丁增加心臟負荷,且膽固醇令血管閉塞,結果踢足球時突然昏迷,送院後證實心肌梗塞,需「通波仔」治療。

控制體重 預防心血管病

李醫生指,要有效預防心血管病,除避免吸煙飲酒等惡習,市民應控制體重,男士腰圍不應超過三十五吋、女士不應超過三十一吋。市民應保持健康飲食及恒常運動,本身患先天性心臟病、川崎病或有其他高危因素的人士更應提高「護心」意識。

身形略胖的梁榮烽今年十二歲,出世時證實患紫酣性心臟病,血氧含氧量不足。做劇烈運動時,他容易氣喘,口唇及指甲甚至呈紫黑色。榮烽五歲起將支架植入心臟,又接受心臟血管成形術,至今需靠藥物控制病情。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方互動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

搵樓18即睇最新樓價走勢、最全面地產新聞及筍盤情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