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之行:政策短視蹉跎歲月

施政脫離民意,政策閉門造車,是「蔭權之治」的敗筆,反映特區政府的管治水平有待提升,下任梁振英政府宜認真吸取教訓。

相信市民記憶猶新,去年中港澳辦主任王光亞訪港期間,直言本港的房屋問題既是經濟,也是民生的問題,一旦處理不好,就會變成政治問題。經中央官員當頭棒喝,曾蔭權才如夢初醒,急急作出回應。

其實,市民渴望居屋重新上馬,而且數量更應增加,好讓中產夾心階層的年輕人有機會上樓,偏偏曾蔭權堅拒復建居屋,搞些小動作,企圖蒙混過關,如置安心計劃,卻不受歡迎。

民意高達七成支持復建居屋,甚至地產商也轉變態度,認為適度復建對私樓市場的影響有限。在強大的民意壓力下,曾蔭權不得不作出讓步。

管治水平不合格,從施政對長遠政策研究不足,到政策多短視,長期成為輿論批評的議題,便可見一斑。

最明顯不過的是,所謂的人口政策,由曾蔭權做政務司司長負責統籌起計,轉眼間,十多年過去,依舊蹉跎歲月,方向不明確,欠具體措施加以應對人口老化此一大問題。

再如雙非嬰近年不斷倍增,由○一年起計,至今已高達十七萬五千人。曾蔭權雖揚言雙非嬰有助充實本港年輕人口,紓緩人口老化壓力,但教育、醫療、房屋以至社福等政策的配套規劃與安排卻付之闕如,變相成為社會的計時炸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