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七公:接待真是生產力

上周內地微博上有個熱貼,貼子是一幅照片,照片上是甘肅省天水市接待辦公室的標語牆,上書「接待就是生產力」。貼子貼出後,引發眾多網友熱議。有網友調侃,「這絕對是個天才般的創新,此語道出了接待辦的心聲」,堪稱「天水精神」。也有不少人批評說,「接待就是生產力」已經成為公款吃喝堂而皇之的藉口。

公然製造合理藉口

其實,接待就是生產力,遠不是天水的創新,這個說法也不是甚麼新聞。這句話在內地流傳之久,大概已有十年時間。甘肅天水的出格之處在於,它把官場中的潛規則弄成了白牆紅字,赫然變成了領風氣之先的時代宗旨。

內地每個縣級以上的政府,都有接待辦,而且接待辦多隸屬當地一把手直接管轄。接待辦的負責人,因此也多是一把手的股肱之臣。不是一把手的親信,斷然不會安排到此要害崗位工作。接待辦的職責一般是迎來送往,吃吃喝喝。為何這樣的單位會成為要害部門,就是因為接待既是促進當地發展生產力的有效手段,還是藏污納垢、行賄受賄的關鍵渠道。

既然接待工作具有這樣的雙重屬性,重要性自不待言。關於接待工作,內地官場流傳着不少的順口溜,一說是,捨不得孩子套不着狼,花再多的錢,只要客人吃得好、睡得好、玩得好,都值得。潛台詞是,只要接待得好,客人就會動感情,動感情就會將其手中的權力轉化成支持經濟發展的生產力;一說是,硬件不行軟件補,軟件不行接待補。所謂的硬件,是指現實環境,所謂軟件,是指政策配套,這兩樣若都不行,就得靠接待才能彌補。至於如何彌補,想想都知。

說得白一點,接待就是生產力,就是公然為公款消費製造合理藉口。這一結論源於「發展才是硬道理」。既然謀求經濟發展是衡量政績的主要標誌,那麼,促進經濟發展的各種手段和措施,當然也就有了合理合情的存在理由。

接待其實意味腐敗

鑑於如此背景,接待就是生產力,早在多年前就已經登堂入室,它不但會從各級重要官員的口中以莊重嚴肅的口脗道出,甚至還上了紅頭文件,上了表功請賞的各類總結。其形其狀,早已不再蒙着遮羞布,而是穿上了紅色馬甲,變成了官場中的金科玉律,變成了發展經濟的經驗之談。

所以,天水市才有膽將這七個字做成斗大書寫在白牆上,當成座右銘一般供奉。接待,本意是接納和對待,它只是個中性詞,沒有褒貶。但這些年來,公款消費下的接待實際已經嚴重變味走形。說起接待,人們就會想起改編後的那首毛澤東著名的七律《長征》:領導不怕喝酒難,萬杯千盞只等閒。鴛鴦火鍋騰細浪,生猛海鮮走魚丸。洗浴按摩周身暖,麻將桌前五更寒。更喜小姐白如雪,三陪過後盡開顏。接待被污名化的結果,就是淪為腐敗的代名詞。

當今中國,接待還是不可或缺的黏合劑。在政府掌握大量審批權的背景下,下級要想拿項目、要資金,不能眼睛只看着制度和規則,那只是騷給大眾看的,花錢和接待才真正起着關鍵作用。所謂「跑部錢進」,實際上就是拎着錢袋找關係走門路;所謂接待,就是要讓領導滿意、開顏,這樣才能將項目拿到手,資金要到位。接待就是生產力其實是句大實話。它既折射出內地發展的畸形,又反映了官場運作的現狀。在一個不講法治、不講規則的社會,潛規則就容易公開化和合法化,這是一種無奈,更是一種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