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父親被感覺是家中權力象徵,但聽障爸爸劉永殷就認為,父子互助互愛的平等關係更見可貴。聽力缺陷曾令他不自覺地忽略年幼兒子的需要,但他抱着「溝通至上」的育兒態度,親自教導兒子手語外,亦虛心接受兒子在生活上的幫助,真正做到與兒子一同成長、學習的「廿四孝爸爸」。
劉永殷坦言,照顧兒子宇恆時有碰壁,最難忘是宇恆兩歲多時因肚餓而大哭不止,但因當時他與同為聽障人士的太太正忙於處理家務未有為意,直至兒子費力爬到他們眼前始發現。劉自此在家便「人盯人」照顧,堅持每天下班接兒子放學,經常「捉實囝囝」教他手語,期望父子溝通不存隔膜。
他誇獎宇恆乖巧,平常購物或出外用餐會幫忙點菜,在家會充當接線生,是他和太太的發言人和生活小幫手。兒子說長大後要當消防員,他則希望兒子能精通手語,協助警察及在法庭擔任手語翻譯員,發揮自小培養為聽障人士「發聲」的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