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三地情:總統大位蘇蔡之爭

蘇貞昌當選民進黨主席,其實就是二○一六蔡英文與蘇貞昌爭奪總統候選人之戰的開打,值得注意的是新北市和台北市黨部主委的「雙城戰」,可堪稱「蘇蔡代理人之爭」,結果蔡英文力挺的兩位候選人勝出,也形同替小英未來鋪路,藉鞏固黨部主委讓小英「三隻小豬」支持者的力量不致潰散,未來地方有小英制衡,勢必打亂蘇貞昌的權力布局。

蘇蔡之爭,是民進黨內主要的潛在風暴。二○一四年五都十七縣市的選戰布局,蘇貞昌若沒有辦法掌握實質的主導權而勝出,將是蘇貞昌能否走上二○一六總統競選之路的重大挑戰。

在民進黨內擁蔡、擁蘇儼然成了兩派勢力,就行政能力來說,蘇貞昌三屆台北縣及屏東縣縣長,政績斐然頗獲稱頌,衝衝衝的電火球未來必有積極的作為。但是蔡英文在任黨魁期間,帶領民進黨走出陳水扁貪腐的陰霾,並獲得地方選戰的勝利果實,重振了民進黨的氣勢。

然蔡英文在接任黨主席時,正是民進黨一窮二白之際,蔡英文順利解決了該黨的財務問題,讓民進黨在後扁時代的廢墟中重建。民進黨今後面對的仍是財務困難,黨主席必須要為黨紓困,蘇貞昌就必須面對政治資金的募款能力,可否與蔡英文相比擬。此外,蔡英文任黨魁,追隨其左右的大都是黨的中生代與新生代,代表了一股朝氣,而蘇貞昌以其老世代是否能獲得新世代精英的支持,實有待觀察。

其實,競選總統最重要的資歷乃是就兩岸與國際經貿的政策論述能力,蔡英文的經歷能力佔上風,何況蔡提出了「十年政綱」的框架,成為民進黨努力的圭臬,蔡的影響力不會消逝,蘇也將面臨揮之不去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