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責官員薪酬廣受公眾關注。現屆政府早前建議下屆政府大幅加薪,實質加幅高達百分之十四點二,一度招惹巿民不滿,而立法會各黨派亦不認同有關建議,輿論普遍認為現政府為下屆政府埋下了一枚計時炸彈。
政府日前突然宣布擱置加薪建議,其理據為考慮公眾和立法會的意見後,並徵得候任特首同意下,作出有關決定。可見大幅加薪之不得人心,且梁振英也難以接受,新政府未上任已受拖累。
其實,擱置加薪只是遲早的事。道理非常簡單,在問責制實行十年的成效未有做全面檢討的前提下,任何加薪建議,均缺乏充分理據說服公眾接受。
問責官員的薪金由公帑支付,巿民是老闆。老闆為何要大幅增加僱員的人工?尤其是公營機構的僱員,乃基於「衡工量值」的原則,俗稱物有所值。問題是,高官問責制推行十年以來,表現有欠理想,尤其是副局長與政助,過去四年多,工作表現欠佳,早已為巿民詬病,大幅加薪容易激起民憤。
值得注意的是,今次曾蔭權政府主動擱置加薪建議,做法雖然正確,卻是無奈的選擇,盡顯夕陽政府的本色。事實上,加薪建議由獨立委員會提出,最終於行政會議通過,然後向社會公布,不足一個月又突然擱置,除了說明梁振英主導大局之外,也反映現屆政府缺乏政治敏感度,對政府交接期的複雜與多變性估計不足,管治權威每況愈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