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入風雲:一家便宜兩家着

本欄之前已經分析過,電子書籍是大勢所趨,但因為人類閱讀行為的長期習慣,無法話改就改,就算設備很先進的辦公室,也不能做到無紙化,所以這個大勢不知到何時才真正出現。

電子教科書令教學的問題更複雜,因為電子教科書是一種教學手段,使用者是年紀六、七歲到十幾歲的中小學生,成績程度參差,行為也未必可以成熟自制。因此,昨天本欄提到的課堂秩序問題,不是本欄危言聳聽,而是許多老師的擔憂。

再說,電子書不只是閱讀工具,而是教學工具,其適用性、有效性和局限性都有待研究。在現時初步的階段,為了壓抑一下書價就全面推電子書,不但減價的功效成疑,教學的成效也有危機!

本欄一直認為,電子書的功用是可以研究,但急不來,反正來日方長,我們可以等,真的要令書商減價,最好另謀出路,不要混淆。要令書價下調,出路一定是提高競爭,以及引入更多課程內容的提供者。其實,現時已經有不少學校的老師自編教材,不過只是局限於本校的學生使用,教局不妨善用這些現有的資源,撥款建構一個教材互用共享的平台,反正現時的影印設施既便宜又先進,只要建構好一個教材共享的電子平台,學校便可以參考其他學校的相關教材,下載然後再影印。

當然,共用教材可免費提供,也可以酌量收取一些版權費用,交回開發教材的老師和學校。因為這些教材已經開發,毋須再收取成本,交其他學校應用,自己又有一些收益,利人利己,正是一家便宜兩家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