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政府和教科書出版商之間的鬥法,真是有點莫名其妙。
對於教科書價格偏高的問題,暫且不去討論,直接看政府建議的推出電子教科書,這是不是有效壓抑書價上升的方法?
放在政府面前的,是傳統印刷和電子科技兩種產物。電子書和印刷書競爭,有競爭就有可能減價,但實際的關係是不是這樣呢?
政府這樣做,是把書商和印刷商兩個角色混淆了。書商最大的功用是編輯內容,把內容編好才拿給印刷商印書;印書只是一個工序,印刷商跟課本的內容完全沒有關係,它可以印教科書,也可以印寫真集和馬經。故此,政府不能只看電子書和印刷書的表面分別,就算用電子書,也一樣要有書商編製給電子書用的教材。電子書不會無中生有,自己衍生內容,到時一樣要有書商的角色,甚至更為重要。
傳統平面的印刷書是單向傳遞訊息,歷史悠久,掌握其中表達技巧的人較多;轉換為電子書,內容變了互動雙向,編製教材更複雜、更艱難,亦更少人掌握技術,到時能參與市場的公司更少,競爭更低,那可以怎樣減價?
教科書最貴的成本是課程的編製,尤其是新課程的研發,內容編製完成,印刷成本反而佔總成本的小部分。現在,政府指控書商壟斷,但換了電子書之後,一樣要靠書商去開發和編製內容,只是換了發放訊息的形式,背後的成本不減,甚至更貴,試問推出電子書又如何可以提高競爭,達到減價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