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肚痛、肚脹或腹瀉,未必是腸胃炎,可能患克隆氏症。患者腸道出現嚴重發炎潰瘍,甚至排泄物從肚皮或陰道滲漏,更可能引致失明等併發症。有醫生指,服傳統藥物的四成病人最終需切除腸臟,有病人的小腸切剩四分一。手術只可治標,病人需注射生物製劑控制病情,但藥費昂貴,病人難以負擔,醫生建議醫管局放寬申請藥費資助的資格。
瑪麗醫院內科部榮譽顧問醫生梁偉強指,本港每十萬人有一名克隆氏症新症,估計二十年前只有十宗病例,現已累積近千名患者。按人口比例推算,此症病發率較二十年前增加七倍,並有上升趨勢。患者之中,病發時年紀最小為八、九歲。
克隆氏症成因未明,外國研究指進食高膽固醇及高糖食物增加患病風險。梁偉強稱:「有研究指自小服抗生素,令腸道免疫系統失衡,易受病菌攻擊。」專家分析,患者多集中在衞生水平較佳國家或地區,相信他們較易感染克隆氏症,與較少接觸病菌有關。克隆氏症屬炎症性腸病,患者的身體免疫系統失衡,攻擊消化道內黏膜,包括胃部、大小腸等,可引致嚴重發炎、潰瘍至出血、腸道閉塞及收窄,更可產生瘺管,即潰瘍蝕穿腸道,形成洞孔蝕入其他器官,有女患者的瘺管連接陰道,糞便從陰道滲出。更有年輕患者因急性腹膜炎死亡。此症亦可引起多種併發症,包括關節炎、原發性硬化性膽道炎、壞疽性膿皮症或虹膜炎等,有患者疑因眼睛施手術後傷口長期不愈合,導致角膜炎,幾近失明。
在瑪麗醫院接受治療的八十名患者中,六成半有腹瀉及腹痛病徵。梁偉強指出,克隆氏症初期病徵與腸胃炎相似,患者較少檢查小腸,病情或被忽略。由於患者腸道長期發炎,患迴腸癌風險較一般人高一百倍,患大腸癌及直腸癌亦高逾一倍。梁偉強稱,克隆氏症無根治方法,病人靠類固醇、免疫力調節劑等口服藥治療,但均有副作用,並對嚴重病人療效不大。切腸手術可暫緩病情,但兩、三成病人之後要再施手術。
十年前引入本港的生物製劑注射是較有效的療法,五成中度至嚴重患者注射後,瘺管一年內愈合,但藥費高達每年八萬至十萬元。港大臨床助理教授孔繁毅指,曾調查約百名包括克症的炎症性腸病病人,家庭月入中位數為一萬至少於三萬元,難以負擔每月近萬元藥費。
撒瑪利亞基金○八年開始資助患者使用製劑,但成功申請個案不足十宗。梁指出,當局規定患者病情非常嚴重,達「克隆氏症活性指數」逾三百或有瘺管,服其他藥物無效才可申請。他認為門檻過高,建議將指數調低至二百二十至五十,讓更多患者受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