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父母為求下一代有更好福利,不惜排除萬難來港產子,但可能換來慘痛的經歷。一名來自深圳、健康雙非孕婦本月廿五日在聖德肋撒醫院剖腹誕下八磅男嬰,健康無異樣,豈料出世五小時後,男嬰出現呼吸困難,要插喉及注射強心劑。該院兒科醫生向多間公立醫院新生嬰兒深切治療部「求救」,但因無床位或無回覆,延至翌日不治,院方事後指嬰兒或細菌感染致急性肺炎。衞生署昨回覆指,接獲一宗私家醫院通報的懷疑醫療事故,正調查事件,並要求院方提交報告。
來自深圳的張氏夫婦育有一名四歲女童,為張家繼後有人,去年八月中旬懷有第二胎開始計劃來港產子。二人九月來港在私家醫生處產檢,並花四萬元在聖德肋撒醫院預訂產位,預產為今年四月尾。張太產子前,除在本港進行七、八次產檢外,更在深圳的醫院做檢查,顯示母子一切正常。
張太本月廿五日早上七時入院產子,一小時後誕下近八磅的男嬰。張父昨接受訪問說︰「醫生步出產房時,說母子平安,BB喊聲好大好長,肺功能一定好好。」該名掛單婦產科醫生更指,母子可以三天內出院。
豈料BB出世五小時後,張家上下滿心到育嬰室看望BB,護士卻通知BB身體情況有變。張父憶述︰「護士說BB有氣促、呼吸困難、肺部或有炎症,獲安排穿全套保護裝備去見BB,當時BB要打點滴,輸氧氣,但醫生仍說無問題、正常。」兒科醫生檢查後,發現BB白血球偏高,肺部「有些花」,要注射抗生素,並要留院觀察多一、兩天,未有透露病情轉差,甚至要轉到公立醫院。
張父邊拭淚邊表示︰「醫院不可以過夜,即使擔心BB,只好返回深圳等消息,豈料凌晨一時(二十六日),接到太太來電說BB情況轉差,醫生有兩個方案,一是轉到公立醫院新生嬰兒深切治療部,二是繼續留在聖德肋撒醫院,費用會較昂貴。」
張太哭訴︰「兒科醫生指曾花一小時向六、七間公立醫院查問,但部分回覆無床位,部分就無回覆,只好留在醫院,即使要多花兩萬元也在所不惜。」張父擔心BB情況,漏夜由深圳趕落香港,「醫生說已無生命迹象,太太仍問為甚麼不打強心劑,剛剛打了兩針,為甚麼不打第三針。」BB延至早上七時廿六分不治,事件「一句道歉也沒有」,張父說一定會追究院方責任。
衞生署在本月廿六日接獲一宗私院通報懷孕醫療事故,涉及一名初生嬰出世後廿四小時有氣促,之後死亡。該事屬須呈報的事件,該署正調查事件。
聯合醫院青少年及兒科部門主管陳衍標指,新生嬰出世後身體情況突變是常見,多數在生產過程中受細菌感染,引致急性肺炎、腦膜炎,最常見的致病源是乙型鏈球菌。他解釋,孕婦受細菌感染後,由於生產道接近直腸,剖腹過程易令嬰兒受細菌感染,甚少與周圍環境有關。
威爾斯親王醫院兒科部門主管李志光補充,新生嬰受感染後,通常出現呼吸困難、抽筋等情況,治療以抗生素為主,大約有四分之一至二分之一嬰兒「救唔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