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勢社群 月入增時薪減

【本報訊】最低工資實施快將一年,中文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的研究顯示,弱勢社群的平均月入上升三成八,至四千七百多元。不過,低收入人士的就業率微跌八個百分點至百分之七十八,他們的平均時薪亦下跌一點三元,至三十六點九元。該學系副教授黃洪表示,整體上最低工資實施的正面影響大於負面,但他批評政府的配套措施「滯後」,未能發揮最低工資的最大功效,建議調升最低工資至三十三元並考慮通脹因素。

中大追蹤了三百七十九名包括新來港婦女、低收入、綜援及殘疾人士,對比他們一○年五月至九月及去年十一月至今年一月,在工資、工時及整體收入等各方面改變。結果顯示,弱勢社群的平均時薪上升百分之九,至三十三點五元;每周平均工時為三十二點八小時,上調一成二,因而令整體平均收入增加三成八,至四千七百多元。

低收入人士的就業率下跌八個百分點,平均時薪亦由三十八點二元,下跌至三十六點九元。但由於工時延長,整體平均月入由三千二百多元增至五千七百多元,增幅為各群組中最高。殘疾人士就業率亦於條例實施後下跌十九個百分點,至百分之七十四。

僱主縮人手 工時延長

黃洪指最低工資實施後,部分僱主或縮減人手,並令工時延長,故出現低收入人士即使時薪減,但整體收入升。他認為,調整最低工資水平應以工人及其家庭「夠唔夠使」為標準,受訪工人認為時薪三十二至三十三元為合理。領取低收入綜援的阿珍從事飲食業,條例實施前時薪只有二十一元,條例實施後月入增數百元,但因通脹加劇仍「唔夠使」,盼最低工資由時薪廿八元調高至三十三元。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方互動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

搵樓18即睇最新樓價走勢、最全面地產新聞及筍盤情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