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頭車邊行邊瀉泥水沙石,令路面危機倍增。有市民發現不少滿載泥漿的泥頭車於馬路上急走急停,卻因車斗未做妥防漏措施,令泥漿源源不絕從車斗罅縫中漏出,直指泥水瀉地易生意外,正進行多項基建工程的屯門更成重災區,漏泥源頭竟包括渠務署地盤在內。區議員指事件反映政府部門監管不足,加上執法部門疏於執法,致問題叢生。
屯門多項基建工程正進行得如火如荼,除屯門公路擴闊工程外,渠務署的污水收集系統工程亦於區內多處進行,每日穿梭區內各大小街道的泥頭車不計其數。陳先生日前經過青海圍時,發現有泥頭車車斗邊行邊漏出濕泥,尾隨車輛見狀即時急停,險象環生,「附近有食環署職員捉小販,但就冇理過,完全冇人告架泥頭車。」
事實上,富健花園對出的龍門路渠務署地盤,每日亦「輸出」泥漿達卅噸,竟亦是漏泥源頭之一。吳小姐指出,泥頭車從工地運載濕泥前往公眾填土區時,車斗漏泥情況尤其嚴重,「凡係搭經龍鼓灘嘅車就好容易見到成條龍門路都係泥!」
被問及屯門區現時處理濕泥工地數量時,負責批出「挖掘准許證」的路政署未有回應,發言人僅稱公用事業機構及政府部門須按「挖掘准許證」條款,確保每日把垃圾及建築廢料運離工地及妥善處置,至於濕泥造成路面不潔一事,該署則未獲賦權執法。
警方發言人表示,過去一年在屯門及元朗區共提出七十多次檢控,凡車輛洩漏泥頭可能干犯《公眾潔淨及防止妨擾規例》中運載泥漿到街道上的規定,或違反《道路交通(交通管制)規例》中對負載物穩固的規定。
渠務署發言人則稱,龍門路進行的主幹污水渠工程需注入潤滑劑進行挖掘,故每日運泥量約卅噸,每天有五至六架次泥頭車。該署已要求承建商在運載泥頭前先行沉澱及過濾,而泥頭車車斗的罅隙亦須封妥,至於車斗均加設收水槽及喉管將多餘泥水帶至車底儲存水箱。接獲本報轉介後,已要求承建商加強監控,以防泥水滲漏。
「龍門路地盤每日都有五架泥頭車,警方一年先檢控得七十宗,好明顯執法力度唔夠!」屯門區區議員陳雲生指出,區內現有多項基建項目,未來數年仍有大量泥頭車於屯門行走,認為警方及食環署等執法人員一旦目擊違規情況,應主動檢控。
陳又認為,泥頭車車身應清楚列明所屬部門及工地,方便市民舉報。
記者:馮國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