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面對通脹及樓價等壓力,中產家庭卻鮮獲適當支援及向外求助。針對中產提供輔導服務的社福機構表示,中產使用該機構的服務按年增加,由一年多前一千多人次,累積至今年達二千多人次,他們主要希望教育政策穩定,解決置業困難及社會多元發展不同產業,以保自身就業機會。機構及中產家庭亦指,中產往往不能受惠於政府政策,促請政府換屆後重視中產訴求。
明愛向晴軒「再晴計劃」主辦「齊撐快樂一家人」活動,約五十個中產家庭齊集尖沙咀文化中心露天廣場,以雨傘化為畫布,繪畫色彩繽紛的圖案,其後一百多人齊齊撐起雨傘,寓意家庭是遮風擋雨的地方。
任職採購的黃太稱,與經營製衣業公司的丈夫每月雖共有六至七萬元收入,但亦擔心未來經濟不明朗,成衣業正萎縮,希望港府加強支援中產,「中產已經冇醫療、無公屋住,希望提高免稅額及減差餉幫輕吓。」育有八歲及五歲兒子的她批評,教育政策不停改變,令家長及學子難以適應。
電子工程師葉先生的家庭總月入近四萬元,但每月需六千元供樓,另有四成用作五歲兒子的教育,經濟負擔沉重,他說電子業前景黯淡,擔心飯碗不保,平日會選擇行山等免費娛樂節省開支。他指出,學額緊張,兒子報讀小學要「爭崩頭」,希望當局全面推行小班教學。
向晴軒兼再晴計劃督導主任郭志英引述調查顯示,中產及基層人士生活壓力、情緒控制的指數相若,反映收入較高者亦需適切輔導服務,但中產礙於「有學識有收入,唔想話人知自己唔掂當」,較少向他人傾訴,亦不合資格接受政府服務。她指出,有中產自嘲是生活草根的「窮中產」,置業壓力大,又擔心政府太傾斜金融業,忽視其他產業發展,期望梁振英新政府聆聽其訴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