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本港約三萬名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因自身免疫系統出錯,攻擊身體關節引致發炎、疼痛。有學者研究發現,可透過抑制體內一種淋巴細胞的活動,緩減病情及發病率,初步在動物實驗獲得證明。
負責研究的學者指,未來兩、三年將進行人體研究實驗,期望可研發新藥,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及其他病理相似的自身免疫系統疾病,如一型糖尿病、敏感症、紅斑狼瘡症等。
港大醫學院病理學系副教授呂力為約十年前起,研究人體內B淋巴細胞與自身免疫系統疾病的關係。他指出,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體內B淋巴細胞不知甚麼原因,突然攻擊自身的關節引致發炎及疼痛。經多次研究發現,可利用B淋巴細胞活化因數(BAFF),促使B淋巴細胞成為成熟的調節性B淋巴細胞,不再攻擊自身的關節。
呂力為以小老鼠作研究對象,先從牠們身上抽取B淋巴細胞,再加入低劑量BAFF,然後注射回牠們體內:「好似先『教育』B淋巴細胞,不要再攻擊自己身體。」結果小老鼠的類風濕性關節炎發病率減低四成,而發病小老鼠的病情亦減輕三分之一以上,復發時間亦推遲至少兩周,部分小老鼠甚至兩、三個月也不復發,過程中亦無出現明顯副作用。
呂力為的研究獲本年度裘槎基金會優秀科研者獎,他下一步將進行人體研究,期望研發嶄新的便宜藥物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標靶藥藥費一年十萬元,若將來可用細胞治療,藥費會便宜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