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購物原為賞心樂事,惟一旦誤認老字號兼購入不明藥物,分分鐘有損健康。有市民早前參加旅行團到內地玩,被帶往藥店參觀,團友聆聽介紹後誤信藥店為百年老字號,花費逾五萬港元購買藥物,返港後開封始懷疑有詐。立法會議員直指事件儼如「導遊阿珍事件」翻版,斥責旅行社不負責任;醫學界人士則警告胡亂服食藥物後患無窮,呼籲市民小心為上。
梁先生與妻兒早前參加一本地旅行社舉辦的上海旅行團,行程包括參觀一家以「同仁」為名的中心。梁指當日由作醫師打扮的職員介紹知名中成藥品牌「北京同仁堂」歷史,再安排團友以「一對一」形式讓「醫師」診症。梁氏一家分別被指有肝熱、血氣不足及腎弱,最後以四萬元多人民幣(逾五萬港元)購買四種中成藥,「本身想買少少試吓先,有效先返香港配,但個『醫師』話係禁藥香港冇得賣,諗住旅行社帶得去都穩陣,好多團友都買咗!」
不過,梁返港後隨即發現藥物有問題,「我個仔一咬開個膠囊就覺得入面啲油有陣怪味!跟住我試晒四隻藥,入面都係油,陣味仲要完全一樣!」梁太試藥後對藥物品質及來源生疑,仔細檢視才發現藥盒包裝上的名稱與參觀的中心一樣,僅夾雜「同仁」二字,而非「北京同仁堂」。梁太其後於網上討論區發現不少人亦有相同遭遇,不滿旅行社有誤導之嫌。
北京同仁堂國藥有限公司檢視本報轉交的四種藥品後,發言人證實並非其公司出品,又強調與涉事機構沒有任何關係,重申該公司在香港及國內從未與任何旅行社合作。
有關旅行社發言人則否認誤導,又指涉事機構產品並非由其提供,導遊亦無責任詳細介紹。但發言人又承認該商店曾講解北京同仁堂歷史,但認為對方作為中藥名店,在講解中藥歷史時提及無不妥,認為團友有責任自行了解清楚。
香港旅遊業議會發言人指,過去三年共接獲四十五宗有關參加旅行團被誤導購物的投訴,部分違規旅行社會被處分。
全民健康動力主席勞永樂亦曾被人「搵老襯」,在內地購買的西瓜霜「完全冇味」,認為「最好都係喺香港買最穩陣!」勞醫生警告,亂服成藥易損健康,倘小童誤服有害藥物,更對健康構成嚴重影響,建議市民購買時須首重品牌。「旅行社有責任搞清楚合作單位銷售手法有冇問題先至帶團友去,依家搞成咁,同『阿珍』件事有咩分別?」立法會議員陳克勤直指事件乃「阿珍事件」的上海翻版,認為旅行社不應推卸責任的同時,旅遊業議會亦須正視問題,保障外遊市民權益。
記者:阮佩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