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節轉換或天氣乾燥容易令皮膚出現不適現象,有些人認為皮膚問題並不嚴重,便自行到藥房購買皮膚藥膏塗抹患處,但市面上的藥膏往往含有類固醇成分,不正確地使用含類固醇的藥膏,不但無助治理皮膚問題,還有可能引致嚴重的副作用,甚至令病情惡化。
過量塗抹外用類固醇藥膏,更易對眼皮、嘴邊、腋下及大腿內側等皮膚較薄的位置,產生副作用。第一,類固醇或會令塗抹藥膏的位置出現頗深的裂紋,即使停用藥物後裂紋也不會消失;第二,眼瞼皮膚較薄,若在眼睛範圍使用藥膏,類固醇容易被眼球吸收而導致青光眼及白內障等嚴重眼疾;第三,若在面部或嘴邊使用類固醇藥膏,會分別引致暗瘡或口周炎,出現紅腫及暗粒的情況;第四,類固醇會令皮膚變薄,因而導致皮下的微絲血管變得清晰可見,易有瘀傷;第五,吸收過量類固醇會使面部變圓和身體變得腫脹,四肢卻更纖瘦,形成類似中央肥胖的情況。
類固醇對小孩子的影響較大,因為他們的皮膚較薄,比例上相對容易吸收類固醇入體內。如病人對類固醇藥膏出現不良反應,醫生可選擇處方非類固醇的外用免疫力調節劑予病人。不過,塗抹外用免疫力調節劑時,會有灼熱的感覺,而且價格較類固醇藥膏昂貴。所以,只要跟隨醫生指示適量使用,外用類固醇藥膏仍然是治療濕疹等皮膚問題的重要藥物。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內科學系名譽臨床助理教授楊志強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