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三地情:新城市風貌

大陸的城市風貌可說是世界上最勇於創新的,尤其是北京,經過奧運會的洗禮,冒出的大型建築美輪美奐,大膽接受才會有不同的建築景觀,引進了歐美的思想,改造了北京古城的傳統建築形態。

近日大陸的建築師王澍以其獨特的建築設計,獲得了有建築界諾貝爾獎之稱的二○一二普立茲建築獎,這是第一個獲得此獎項的中國人,過往華裔美籍建築師貝聿銘亦曾獲此獎。

多數中國現代建築師,骨子裏都充滿了西方的情懷,僅將中國古典建築的元素拿來當符號性的點綴。但王澍提出另一種思維,他的建築「骨子裏是中國」,採用中國傳統工匠的技法及傳統材料,卻能傳達現代精神,因之在西方人的眼中至為突出。

建築物必須兼顧這塊土地面對的問題,是和民眾的生活息息相關的,且是處理過去的回憶,只要掌握這兩個層面,就不必在乎甚麼是西方潮流。例如北京城中的胡同,有着歷史記憶的古老風貌,卻紛紛在現代建築的浪潮中倒下,留給追憶者無限悵然。

王澍是中國最有自信的建築師,此種自信乃來自他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識,當中國大陸建築師爭相赴歐美取經,他卻悠游於大陸山水,在其中找靈感。五千年的歷史豐富了他的創作史觀,他認為所有藝術、建築都是當代的,沒有前衞與傳統之分。

「瓦園」是他得意作品,將六萬片廢棄的青瓦疊出斜式的屋頂,詩意之外藏着對資源浪費的批判,因之他的得獎,代表了西方對大陸城市那種暴發戶式的建築發展的不以為然。大國崛起之後,應對自己的實力有信心,不必以誇張的摩天大樓林立來凸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