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司司長前日公布任內最後一份財政預算案。預備今次預算案之時,顯然司長已吸取上年預算案的教訓,所以推出眾多紓民困的措施。
上年的預算案,先是打算向每位市民的強積金戶口注資六千元,卻隨即惹來各界反對,於是改為派發六千元,但既無前例,以致被批評安排失當。還未派錢,鄰岸的澳門又公布向每位永久市民派七千元,比香港多一千,引來輿論比較雙方。結果,香港政府用派錢來表達紓解民困的意願,卻吃力不討好。
今年,司長明白在政府有大量盈餘的情況下,不紓緩市民的營生壓力實在說不過去,但為免重蹈上年派錢的覆轍,今年的財政預算案改為減免多項稅收、提供補貼和退稅。有論者認為這樣的安排一來可省卻派錢的麻煩,減少因程序混亂和費時所惹來的非議;二來將紓困措施分項列明,就可解釋哪項措施是針對哪個階層的需要而設,以免派錢令人覺得政府將不同人士的需要混為一談。
特別是近年政府多受批評施政忽略中產人士的需要,派錢易受中產人士質疑政府亂將納稅人繳交的稅款分發給所有人,對他們不公平。今年預算案提出退還薪俸稅,又提高多項免稅額、免差餉、補貼電費,政府就可點明是照顧中產人士的需要,而且可以闡釋說,考慮到中產人士有多方面的財政壓力,因而推出多方面的紓困措施。
更重要的是,等政府派錢要等大半年,但免稅、免差餉令人感覺即時受惠,而退稅、補貼電費相信亦不用市民等待良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