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爺最後一份「散水」、「放水」的預算案,依然是順得哥情失嫂意,尤其是政客們為了拉選票,大叫沒有照顧「N無」人士。三禪倒不明白,為甚麼要照顧「N無」人士?香港應該是一個獎勵成功人士的社會,而不能淪為一個「救濟社會」。如果甚麼都不做,也可以衣食無憂,那麼這個社會就會失去前進的動力。
這次財政預算案給中產人士退稅,受到香港多數人的歡迎,因為這與單純的派錢是有不同意義,派錢使到原來相當多沒有交稅的人,收到其他納稅人繳交的部分稅款,屬意外之財。固然,不同收入的人納不同的稅,本身的一個意義就是調節社會的貧富差距,照顧弱勢群體,但是始終這是一個需要小心掌握的問題,要有適當的平衡點。也就是說,需要一個小心翼翼的「度」。
中產人士交了稅,為了減輕他們的負擔,退還部分,自然是有非常高的合理性。事實上,香港中產人士對香港社會的貢獻,有目共睹,而其稅賦過重,也是公認的,問題是,為何又有「N無」人士問題提出?「N無」本身就說明其還可以照顧自己,並沒有跌落政府制訂的救濟網,既然不夠資格救濟為何還要伸手?
在政客為選票的炒作下,似乎成功人士不太值得喝采,不成功人士反而洋洋自得,這是反智行為,這種氛圍蔓延,香港將失去前進動力。其實,香港最大問題是,政府的高地價高樓價高租金政策,使到住房拖低了相當一部分人的生活水準,形成香港特有貧窮問題,所以「扶貧」就是「扶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