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金:守財愚笨 分享精明

日寇侵華,外祖父母攜同子女,包括當時十歲出頭的家母逃難至澳門。日寇沒有入侵澳門,令這裏一時間收容了大量難民。可能同理心使然,葡萄牙人對難民不錯,為他們安排居所,讓孩子免費上學;因為只要日寇改變主意,派一小隊軍隊過來,不發一槍,當時留澳的葡人全部變成戰俘!

在艱苦日子,外祖父母為十多口之家張羅糧食,疲於奔命,兩名女兒活活餓死。但家母最難忘是鄰居菜農的慷慨:菜農收割只取芥蘭幼嫩部分,留下較粗較韌部分,讓家母和她兄弟姊妹親自動手,割下來食用;長得較瘦弱的芥蘭也送贈給他們。

戰亂時期,菜農環境肯定不好,但仍然仗義。相對之下,太平盛世,財閥富可敵國,卻分毫算盡,榨取能賺的每一塊銅板,連「雞蛋仔」小販、魚販、肉販的微薄利潤亦要分一杯羹。為何落差如斯巨大?

相信因為菜農認知,只要飛來一個炮彈,一切即化為烏有!此刻屬於他的田地和農作物,下一刻便不知屬誰!可能,田地和農作物根本不屬於個人,而是屬於所有賴以維生的人,包括落難澳門的捱餓家庭。安享太平的財閥,以為擁有財富是絕對權利;以為家財一代傳一代,且不斷增加,直到永遠,乃理所當然。但是,歷史告訴我們,財閥的處境與菜農根本沒有分別,在一瞬間,財閥擁有的同樣可以化為烏有。財閥是時候向菜農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