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預算案因應本港內外環境的變化,推出合適的措施,做到「穩金融、撐企業、保就業、紓民困」,難度頗高。從財政實力上講,特區政府底子厚,財政儲備是天文數字,加上年內賣地收益可觀,過去一年的盈餘估計高逾七百億,要應付風險,是綽綽有餘,只是掌舵人莫擺錯方向。
在穩定金融體系的條件下,撐企業與保就業是一體兩面的關係,關乎社會與民生的核心利益,絕對不容有失。港大經濟及商業策略研究所月初發表研究報告,直指年內本港經濟可能出現收縮甚或衰退。
港大研究認為個別行業出現放緩迹象,勢所難免,包括建築、資訊科技及金融等固不待言,商界更擔心面對國際環境的惡化及中國經濟增長放緩,出口、物流及製造業等亦首當其衝,警號是去年第四季的失業率已見回升,雖然數字還算輕微。
珠三角港商反映,歐美經濟水深火熱,外需銳減,加上內地工資上漲,原材料價格飆升,內憂外患夾擊下,區內港商「拉閘潮」將愈演愈烈。
至於僱用最多工人的本港中小企,由於租金大幅上揚,各項加價潮方興未艾,經營環境惡劣,看淡前景打算結業的不在少數。目前本港勞動人口總數約三百七十六萬五千餘之眾,超過一半受僱於中小企。因此預算案有何措施撐中小企,與保就業自然掛上鈎,廣受輿論關注。
○八及○九年政府曾推出數輪「信貸保證計劃」,穩住了數以萬計的中小企,保住了超過二十四萬個職位,估計最後一份預算案將照辦煮碗,甚至加碼,重推已於二○一○年停辦的上述計劃,包括正在還款的企業,可以再次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