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會友:權力回歸 人心回歸 身份認同

最近,香港刮起一股所謂身份認同的歪風。有調查機構說根據調查所得,香港人認為自己是香港人的比例上升,認為是中國人的比例下降。以這個調查作依據,暗示香港人更多地趨向不承認自己是中國人。

「香港人」不可能和「中國人」是對立的,大多數香港人就是中國人。當然,說自己是香港人更為親切和接近一些,如果有人問你是哪裏人?很自然會說我是香港人。答稱自己是香港人,並不否定自己是中國人。如果說這些答稱自己是香港人的,便否定自己是中國人,那請問這些人是哪國人?他們是英國人嗎?

香港曾經淪為英國人的殖民地一百五十多年,但是在回歸前,很少香港人會自認自己是英國人。如果你的調查問卷,問的是你是英國人還是中國人,相信絕大多數人的答案會是中國人。

英國統治香港百多年,港人並沒有被英國人同化,語言、文化、生活習慣都是地地道道中國的。我在上世紀三十年代便已住在香港,曾在香港讀過小學和中學。後來離開了,戰後又回到香港工作,一直到現在,居留近七十年,可說是大半生。從年幼時的直覺,從朋友親戚中得到的感覺,香港人中的絕大多數,沒有聽過他們說已經歸化英國,自認是英國人。既然沒有歸化,怎麼能脫離自己的種族和居留地以至語言習慣,變成英國人或者無國籍人士呢?

況且,英國殖民者也從來沒有強迫香港人歸化英國。到了《中英聯合聲明》簽署以後,香港回歸祖國指日可待,英國殖民當局更害怕有些香港人要以英國子民的身份湧去英國居留,所以設計了一個在英國沒有居留權的「英國海外公民」的身份(BNO),敷衍一些希望去英國居留的港人。

所以,這個所謂是香港人還是中國人的調查,是一個偽命題。如果你問的是中國人還是英國人的選擇題,相信答案便是絕大多數港人會答是中國人。

不滿現實 混為一談

現在,社會還有一種觀點,就是說回歸近十五年,香港人心仍未回歸。論者說,香港有不少人對當前特區政府的施政不滿,對社會現實也有種種不滿,因此說回歸多年,人心仍未回歸。

這也是值得商榷的。全世界每個國家都有對政府不滿的現象,有時比較和緩,有時又比較激烈。最發達、最老牌而又被不少人認為是最民主、最法治的資本主義國家,例如英國和美國,不久前不是發生過激烈的騷亂和「佔領華爾街」(美國金融中心)的行動嗎?況且,他們的示威甚至暴亂也不只一次,如果他們的群眾有不滿,能說美國立國二百多年、英國建國一千年以來,他們的人心還未回歸嗎?

香港的人心是否回歸,應以大多數人的看法為準。香港回歸祖國,大多數港人是贊成的,包括不少泛民主派人士在內。當然有極少數例外,如公然說香港由英國殖民地變成中國殖民地的大狀,但他們的看法是沒有代表性的。

市民對現實生活中的某些不滿,不可以和人心回歸混為一談,不能說不滿現實就是人心還未回歸。

況且,當前香港的經濟生活與祖國息息相關,副食品和食水的供應,大量內地遊客來港消費繁榮香港市場,其他的經濟合作更是香港經濟的支柱等。如果香港孤立於祖國之外,很難想像有甚麼生機。因此,沒有人認為香港回歸是壞事,連民主黨的多數人都贊成回歸,只有極少數「港英餘孽」才反對回歸。因此,即使社會充滿矛盾以及市民對現實不滿,也不應與人心回歸掛上鈎。

至於權力回歸,倒是個新課題,值得討論。

權力回歸問題,是我在和澳門政界的朋友座談中首先提出的。

我認為,澳門在回歸前的三十多年,權力已經是半回歸。自從一九六六年澳門發生「一二三」事件以後,澳葡當局已經成為跛腳鴨,澳門中華總商會和南光貿易公司以及他們的頭面人物何賢和柯正平等,已經在澳門有一定的「話事權」,澳葡當局不能為所欲為,重要的政經事件都要和他們商量。至此,統治澳門的權力已經是半回歸了。到了一九九九年,澳門回歸,管治權力便是全回歸了。

三個權力 一半回歸

香港卻不同。以立法、司法、行政三個權力來說,在立法會,反對派擁有三分之一左右、可否決少數的議席,不像澳門立法會,基本上是建制派的天下。香港要通過若干法案,如果需要三分之二的多數,政府提案才能通過,政府的拉票工作還是相當吃力的。

至於司法,大家知道,外籍法官佔有相當比例,原法官隊伍則基本不變。最近社會有「司法霸權」的議論,特別是若干司法覆核的案件,違反了港人的利益和意願,引起爭議。

行政權力呢?表面上,重要官員都是中央任命,行政長官要向中央「述職」。但是,許多高級官員的「慣性思維」、許多政府部門的「行事方式」、問責官員和一般公務員的磨合等,都存在若干問題。具體例子就不必細說了,總之,從立法、司法、行政三權綜合來說,我認為只能達到半回歸的局面。這種種現實情況,是不是值得探討呢?

回歸十五年,香港的問題不少,權力回歸應該是新課題,在此拋磚引玉,以就正於方家。

吳康民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方互動iPhone/iPad/Android Apps
「Money18免費即秒股票報價網站」現推出8升級功能,財經資訊,實時實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