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期間不少市民均會選擇與家人外遊,惟購買手信則須格外留神!接連有市民向本報反映,指旅遊期間購入懷疑有問題貨品,當中不乏貴價海味及聲稱具保健功效的蜂蜜產品,返港後始發現貨不對辦,但卻追討無門。專家與消費者委員會提醒市民,境外購物存在一定風險,亦難以追究,選購時必須加倍謹慎。
趙先生早前到桂林旅遊,期間於市集以五十元人民幣購買一塊聲稱是產自黑蜂、於深山採摘,並具多種保健功效的「野生石蜜」,指可直接食用或飲用,「個市集喺岩洞附近,我見舊嘢連埋蜂巢,陣味都似蜜糖,所以買嚟試吓!」趙返港後曾經食用,但未幾即發現呈深黃色、堅硬如石的「石蜜」發出刺鼻氣味,翻查網上資料始得悉所謂「石蜜」可能是內地多個省市皆有售的「假保健食品」,更流傳多種「製造方法」,成分千奇百怪,令趙大為吃驚,「依家連食咗咩落肚都唔知,以後去旅行都唔敢亂買嘢!」
無獨有偶,陳小姐亦趁假期與家人暢遊廈門,在鼓浪嶼一家海味店購入一斤聲稱為貴價花膠的「鰵魚膠公」,標價二千八百元人民幣,還價後終以一千五百元人民幣成交,「我見佢標價同香港差唔多,而且間舖頭咁光鮮,覺得應該冇問題,匆匆忙忙冇問咁多!」豈料陳返港後如常浸泡待煮時,驚見浸水後的「花膠」竟狀如棉花,並釋出泡沫及惡臭,細看下始發現包裝袋上僅印上「廈門特產」,並未有印上任何商店資料,「想返去同佢理論都唔得啦,都怪自己冇睇清楚!」
記者將陳小姐購入的花膠交予香港海味雜貨商會主席麥澄波檢驗,證實陳所購者僅屬一般雌性魚肚,不排除曾漂染及加工,無論品質及外貌皆與真正「鰵魚膠公」大相逕庭,「其實花膠好少人會買乸,公嘅價值高好多,真嘅鰵魚膠公係圓身同比較深色,呢個只係普通魚嘅肚(魚鰾),梗係唔值錢啦!」麥又認為一般市民難以肉眼分辦花膠等海味貨色,建議向具信譽商舖購買。
至於「野生石蜜」的個案,本地蜂場負責人梁立德直指所謂「石蜜」絕非蜂蜜產品,「蜜糖產品一定係流質或者晶體,所謂『石蜜』肯定係假貨!」梁又指石蜜成分不明,估計僅以沙糖及人工香料製造,而石蜜上的「蜂巢」則懷疑以機器壓成,意圖令購買者信以為真。
消委會發言人表示,過往亦曾接獲不少港人於外地購物後懷疑貨物品質不佳的投訴,但因屬境外消費個案,一般皆未能處理,僅有極小部分能代為轉介至當地法定機構或消委會,故未有相關投訴統計。
發言人又呼籲市民,外遊時必須謹慎購物,否則回港後難以追究。
‧境外購物具風險亦難追究,若需購買貴價貨品,應光顧當地具信譽商店
‧應當面點清錢銀及檢查貨物,並保存單據
‧各地海關檢測準則不同,購買前應清楚擬購貨品是否屬本港違禁品
‧食物與保健用品之品質及功效皆無從稽考,消費者購買時宜加倍留神
記者:嚴朗婷、馮國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