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院醫護捱義氣 緊急手術免包尾

【本報訊】連續兩年「包艇」的屯門醫院單靠醫護人員「捱義氣」,在《手術成效監察計劃》緊急手術排名攀升至中游位置,但非緊急手術仍是表現最差。該院外科部門主管文志衛承認,在非急症手術如膀胱切除術後死亡率近一成,但病人增醫護人手減,手術室不加下,要求當局正視資源不均問題。地區醫院荃灣仁濟連續三年在緊急手術「包艇」,但各醫生處理急症病人比率卻冠絕全港。專家建議將複雜手術如胰臟及上消化道,轉至聯網內其他醫院,但當局對此做法仍有分歧。

新界西「龍頭」 手術室僅11間

屯院外科部人手及設施皆不足,文志衛引述報告指,博愛醫院在非緊急手術列首三甲,同一組外科醫生同時處理屯院外科緊急手術,「點解結果咁不同?事後檢討或與病種有關」。他分析,博愛規模屬復康醫院,所有高風險及複雜病例皆由屯院處理,術後死亡風險相對增加。即使手術成功,但病人本身情況差亦推高死亡率。

啟用廿年的屯院為新界西聯網龍頭醫院,但手術室得十一間不變,病人數目幾何級增加,不同專科爭手術室用。報告指,屯院手術輪候時間之長冠絕全港,緊急手術平均要等八小時,其他醫院大約六小時。在非緊急手術中,泌尿科輪候時間最長。

仁濟醫院連做三年「艇王」

屯院去年起,安排副顧問醫生晚上巡房,覆檢晚上接收的急症;加強與深切治療部溝通,跟進病人手術前後情況,又有多名私人執業醫生「捱義氣」擔任兼職醫生。文志衛指出,有關措施屬短期,長遠要提升博愛手術室規格,始可攤分屯門部分手術。

連續三年在緊急手術「包尾」仁濟醫院,每名醫生每年要處理三百名急症病人,比率更冠絕全港,且複雜手術如胰臟及上消化道未如理想。醫管局外科中央統籌委員會主席莫碧添昨表示,仁濟應暫時不處理複雜手術,轉至聯網內其他醫院處理,但醫管局手術成效監察計劃總監袁維昌則持不同意見,建議由九龍西醫院聯網總監與仁濟醫院協調。

醫管局行政總裁梁栢賢說計劃除反映本港醫療維持高水平,亦提高各院警覺性,加強聯網內各院協調以提升醫療質素。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方互動iPhone/iPad/Android Apps
「Money18免費即秒股票報價網站」現推出8升級功能,財經資訊,實時實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