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之音」以「二○一一年中國官媒在美國攻城掠地」為題目,承認去年是中國國家媒體繼續在美國成功進行大規模擴張的一年;反觀美國媒體,不論官方還是民間都相形見絀,只能在中國大陸慘淡經營,美國政府屬下的國際廣播局甚至提出要裁減「美國之音」的對華廣播節目和工作人員。資訊至上的二十一世紀,訊息超級大國終於感到中國的威脅,真是對北京極大的鼓舞。
西方媒體難免要唱衰中國官媒尋找心理平衡。美國理海大學研究中國媒體的學者吉里克表示,國際形象不是靠金錢堆積起來的。目前,中國的官媒處於政府的嚴厲管制下,要在美國的受眾中建立起新聞公信力,短期內肯定沒有成功可言。美國媒體在自由的媒體市場框架下運作,美國的觀眾聽眾讀者有數不勝數的媒體選擇,要讓他們接受帶有官方宣傳色彩的中國媒體,談何容易?
西方國家注意到,加入「大外宣計劃」的中國官媒正悄悄採取「外宣媒體本土化」的策略,在美國當地聘員,將外宣產品包裝成更容易讓當地受眾接受的普通媒體產品。香港有雜誌主編指出,這是一種行銷戰略,入鄉隨俗,比他們自己派記者更有欺騙性。但是「大外宣」說得天花亂墜,跟中國現實的反差非常巨大,比如陳光誠事件、艾未未事件、烏坎事件這樣一些國際社會關注的、真正反映中國底層社會脈動的、真正有新聞元素的事件,在中國海外的媒體裏,都得不到正常反映。
有位香港資深媒體人認為,中國政府在「大外宣」政策時應該:「第一要先做得好,第二才是說得好。」
司馬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