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政界:中美衝突變幻莫測

美國蘭德公司預測中美衝突的六種前景,包括有關朝鮮、台灣、日本、印度、南海和網絡空間方面,都可能引發中美正面對抗。他們愈是說得面面俱到,就等於甚麼也沒說,只能叫老百姓墜入五里霧中。戰爭就像輪盤賭博,神仙也料不到花落誰家。古今中外的名將,能夠及時發現對手的要穴,轉敗為勝。韓戰時期,彭德懷感到「最厲害的對手」李奇微就具有這樣的洞察力。

一九五○年十二月,在志願軍第二次戰役中,美國第八集團軍司令沃克中將因車禍喪生,李奇微接任很快穩住陣腳,翌年即率軍反攻。中外軍事歷史學家都肯定李奇微發現志願軍的「禮拜攻勢」規律,制訂出「磁性戰術」來破解毛澤東「穿插、包圍、成建制消滅敵軍」的拿手好戲。

其實,是時勢造英雄,志願軍頭三次戰役捷報頻傳,一口氣解放了平壤、奪取漢城(今首爾),把聯合國軍擊退三百公里,主要靠戰略突然性。美國做夢也想不到中國會大舉出兵,直到一九五○年十月初,中共政治局擴大會議的大多數還是不同意參加朝鮮戰爭,周恩來、林彪代表中國當面拒絕史太林「援朝」,理由十足。所以,美軍根本沒有準備同幾十萬中國生力軍作戰,措手不及,只有落荒而走。

但是,美國的海空軍絕對優勢不變,持續飽和轟炸大量消耗了志願軍的兵力與裝備,減輕了陸軍敗退的壓力。空降師長出身的李奇微習慣在劣勢中捕捉戰機,抓住對手再衰三竭的關頭,組織快速反擊分隊瘋狂反撲,在第五次戰役中全殲志願軍第180師。彭德懷因此認識到美軍戰鬥力遠遠超過蔣軍,及時中止「大穿插、大包圍」的戰役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