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之行:區選經驗總結

區議會選舉雖已落幕,不過餘響不絕,勝與敗如何看,眾說紛紜,各參選黨派均給予十二分重視,陸續舉行集思會,深入總結經驗,為下屆區選提供參考,同時前瞻明年立法會選舉的部署。

公民黨率先進行檢討,提出「二十四字要訣」作為初步結論,主要精神在於肯定應投放更多資源於地區工作,並且要有長期服務街坊、搞好民生的心理準備,一定程度反映該黨能痛定思痛,改弦易轍的決心。

公民黨長期輕視地區工作,梁家傑在敗選後不服氣,直指大律師與會計師等專業人士花十小時做地區工作,是大材小用,準確反映該黨領導層一貫忽略地區工作的思想。

○七年公民黨派出四十二人角逐區議會,在原有七席的基礎上,僅多取一席,無論於勝出或選舉平均得票率上,均未如理想,與其他大政黨比較,屬於偏低;當年選後總結,也曾經許下諾言,將會投入較多資源到地區工作。數年下來,未見兌現,難怪黨員對領導層投以懷疑的眼光。

所謂「成也明星,敗也明星」,公民黨領導層多由資深大律師組成,法律專業水平極高,自我感覺超好。余若薇去年與曾蔭權激辯,完全擊倒後者,風頭之勁一時無兩,綻放大狀光芒,也進一步加深以政治理念及公開辯論帶動公民黨發展的慣性思路,為今次區選埋下敗筆。

地區工作可參考民主黨與民建聯等成功經驗,重在深耕細作與長期扎根,用實際行動服務坊眾,開拓票源,不以「口水」吸引地區支持者。地區工作能否全職化,專業人士能否放低架子,是打破困局的關鍵所在,且看民主黨及民協的經驗總結有何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