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沙田車公廟供奉的車大元帥原為宋朝將軍,因相傳曾鎮壓瘟疫,到明朝末年沙田爆發大瘟疫時,鄉民製成車公塑像及建廟鎮疫,最後瘟疫果然消退。至近代信眾認為車公廟內的風車有轉運之效,尤吸引自認正「行衰運」的市民前來供奉,每年農曆大年初三更是參拜高峰期。鄉議局每年年初三均會到車公廟為香港和沙田的來年運勢求籤,籤文預言廣為市民津津樂道。
沙田車公廟於明朝末年建成,光緒十六年(一八九○年)曾重修,一九九四年完成重建。清初學者靳文謨和鄧文蔚等人編纂的《新安縣志》記載:「在縣東九十里,瀝源村下有車公廟。」明朝時代,沙田居民大多為廣東南徙的農民。至明末沙田發生大瘟疫,鄉人研究史書和縣誌,發現宋朝的車大元帥不但平賊有功,所到之地瘟疫輒止,鄉民遂製作車大元帥的塑像,用以鎮壓疫情。相傳廟成之日,瘟疫即去。
為酬神恩,鄉民許下十年打醮一次的承諾,舊車公廟大門兩側刻有對聯:「車轉普天下般般醜心變好,公扶九約內事事改禍為祥」,文句中提及的九約,正是沙田鄉村九個分區聯盟的統稱。
舊車公廟現已不對外開放。華人廟宇委員會於一九九一年撥款四千四百九十萬元興建新車公廟,九四年落成啟用。新廟毗連舊廟,華廟會於○七年和一○年,再分別兩次注資八百三十萬和一千六百二十萬元重修及優化現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