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古宅保育難 多少樓台煙雨中

古物諮詢委員會昨日一致同意,將山頂道何東花園列作法定古蹟,意味着這幢歷史建築物可望獲得保留。惟好事多磨,由於當局尚未能就補償方案與業主達成協議,業主仍可以提出反對、司法覆核以及向政府索償,所以仍存在不少變數。何東花園的命運無疑惹人關注,而港府缺乏長遠而完善的保育政策,才是引起爭議的根本所在。

何東花園落成於一九二七年,至今已有八十多年歷史,在香港,同類建築物已買少見少。更重要的是,何東花園是殖民地時代第一間獲准建築在山頂的華人大宅,建築風格中西合璧,居高臨下,俯瞰全港,見證了香港近百年來的風風雨雨。將何東花園列為法定古蹟予以保留,可謂應有之義。

正由於何東花園地位獨特,不僅具有很高的文物價值,更具有很高的市場價值。業主有意拆遷部分建築及車房,重建十幢獨立洋樓,估計市值高達三十億元,而一旦花園被正式列為法定古蹟,不准重建也不准出售,這必然損害業主的利益。如何補償業主的經濟損失,就成為大問題,補償方式主要有兩種,一是經濟賠償,二是以地換地。前者因涉及龐大公帑,又要立法會通過,手續繁雜,存在一定的困難;相比之下,換地是較好的方法,景賢里大宅就是以換地方式保留。

發展局局長林鄭月娥表示,當局一直就補償問題與業主進行溝通,有意將花園附近一幅相同面積的地皮,換取何東花園地段,但業主以該地皮發展潛力受限制而拒絕,雙方至今談不攏。看樣子,要說服業主接受換地並不容易。

事實上,業主早前已向城規會提出重建計劃,據悉已獲城規會批准,意味着何東花園隨時可能重蹈景賢里大宅的命運。迫不得已之下,當局今年初將何東花園列入暫定古蹟,為期一年,以爭取談判時間。但因談判無果,當局只好先下手為強,正式列為法定古蹟,惟即使如此,問題仍然沒有解決,一旦業主提出司法覆核,反對將花園列入法定古蹟,後果難料。

香港是資本主義社會,私人財產受到法律保護;另一方面,保育是大勢所趨,妥善保護古建築符合公眾期待,如何在兩者之間取得平衡,是保育成功與否的關鍵。目前,列入保育名冊的古建築有一千多幢,其中不少業主提出反對,如果港府次次都要同業主打官司才能解決問題,不但浪費公帑與時間,也會惹來港府以保育為名侵奪私人財產的批評。

從景賢里大宅受摧殘,到大浪西灣遭破壞,再到何東花園保育一波三折,證明港府在自然保育和文物保育方面後知後覺,欠缺長遠的保育政策以及完善的補償機制,總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其實,有人建議設立保育基金,集合政府及民間力量推行保育工作,為何當局不肯考慮呢?

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一個沒有歷史的城市,不可能有未來。從這個意義上說,何東花園的存廢,不只是關乎一幢建築物的命運,而且關乎香港歷史的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