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讚讚你:
我要讚讚你:保護物種公眾教育

地球之美,源於人類和生物和諧共存,但社會發展往往破壞環境,咄咄威脅其他生物生命。廿五歲的黃天麟與一眾志同道合朋友,自發上山下海研究本地生態,實地了解物種生長環境和面對的困難,並將研究放上網免費公開,藉此教育公眾生態保育,同時喚醒市民注意環保,愛護地球。

看看黃天麟的膚色,就知道他是喜歡戶外活動的人。阿麟自言從小就知自己「唔可以打呔、坐寫字樓」,在專業教育學院就讀環境保護及管理課程期間,他首次潛水窺探本港的海底世界,「細個以為香港海底係沙漠,但原來海底生物咁豐富!」愛魚的他從此就被本地生物吸引,義無反顧研究本地生態。

上山下海 研究生態

他與幾位同學及義工自發每星期上山下海進行調查,主要點算生物種類和數量,了解環境變化,及對生態影響,他們曾在西貢海下潛水觀察珊瑚、大埔滘夜探螢火蟲,去年他們更在大埔林村河發現珍貴的「北江光唇魚」。一班年輕人分批在特定地區用目測方法點算數量,並以魚網或自製器具捕捉一至兩條魚,放入參照生態環境營造的魚缸內,再拍照記錄,之後所有生物及物件放回原位,絕不影響生態。

「其實香港物種多,海底生物密度比澳洲大堡礁仲高!」阿麟表示,目前進行的生態研究包括生物多樣性,及有關甲殼類動物的研究。雖然不及大學研究的精準,但他們的資料在網上公開,又加入生物冷知識等,吸引人瀏覽。他認為所謂「保育」,就是要先保護物種,再進行公眾教育,故希望將本地生態記錄集合成資料庫,讓人認識本地生態之美,從而提高保護環境意識。

不過,近年本港土地開發令生態環境受到威脅,當他調查發現有物種生態受影響時,會主動向環保團體或傳媒「報料」,呼籲大眾關注。他指生態保育與人類生活息息相關,「例如人要靠淡水生存,如果魚都生存唔到,何況是人?」保育生物重要,因最終目的是保護人類生存!

圖:甘偉倫/文:陳詠恩

提名熱線:3600 9999

Fax:3600 9900

E-mail:like@on.cc

Money18免費即秒股票報價網站現推出8升級功能,財經資訊,實時實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