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多年政制沿革,香港立法機構已由地區直選議席和功能組別議席組成。回歸後,歷屆立法會都是保皇黨或建制派佔多數,泛民或曰反對派也不弱,能佔三分之一略強。
這樣的力量對比,令特區政府施政、推出一些政策、法案大致上可在立法會「順利」通過。然而,若遇重大議題、議案,政府玩的太差、太惡,引起強烈民憤的話,反對派就會發動群眾,展示出鮮明而強烈的民意指向,逼那些關注選票的建制派議員「順應民意」,放棄支持政府。這樣,政府就必在立法會吃敗仗,那些悖逆民意民情的草案就只能或做重大修改或押後二讀或乾脆撤回。○三年的二十三條立法、今年預算案作出重大修改,以及近日立法會替補草案押後,都是政府在「民意大戰」中慘敗的顯例。這些慘敗的「轉折點」在於建制派、保皇黨為了顧及自己的選票而急速轉軚。以目前立法會的政治分布,只要有幾票建制派轉軚,大局就會逆轉,政府在知道票數不夠的情況下,只能認衰。
這樣的力量對比,很容易在一些重大問題上,在特區政府無能施政早已積累民怨民憤的情況下勢均力敵。建制派、保皇黨中的「非主流派」很容易掉轉槍口。然而,也正是這種重大問題上勢均力敵的較量,最能動員群眾,大起風波,政府一旦輸,就輸得很慘,輸得管治威信大動搖,輸得特首要被轟下台。那麼,試想一下,如果立法會內不是目前這種力量分布會怎樣呢?如果建制派,特別是「主流建制派」、「鐵桿建制派」佔了立法會的大多數又或者反對派佔了多數,雙方對有極大爭議的重大法案皆能「自家做主」或否決或通過,特區政府的施政和香江社會的政治風雲會是一種甚麼狀況呢?這樣的壓倒性牌局會否出現呢?
這個問題對今明兩年的區議會選舉和立法會選舉有很強的不確定性,建制派尤其驚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