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人民幣國際化的話題被炒熱。一則中國經濟總量已躍居世界第二,而外匯儲備高達三點二萬億美元穩居全球第一。眼看其他主要經濟體的貨幣如美元、歐元、日圓、英鎊等都是國際貨幣,因此,國人對人民幣國際化抱強烈願景可以理解;二則李克強訪港提出支持香港成為人民幣離岸業務中心,也加大了人們對國際貿易以人民幣作為結算手段、計價單位和儲備貨幣的期望值。
然而,人民幣國際化卻是知易行難。首先,無論美元、歐元、日圓、英鎊等國際貨幣,其依附的經濟載體都是完全的市場經濟;而中國雖然加入了WTO,但迄今國際社會特別是發達國家仍未承認中國的完全市場經濟地位,在此背景下,「皮之不存,毛將焉附」,談人民幣國際化未免緣木求魚!就以人民幣資本帳目尚未開放自由兌換,國家實行嚴格的外匯管制,加上匯率、利率遠未達致市場化,而要改變這一點,是一項複雜的社會系統工程,要經歷漫長的過程。
甚麼時候,中國上海一個財團看中了日本東京銀座一棟大廈,能自由地匯出五十億元人民幣,而日本的銀行肯接受並兌換成日圓完成收購,這就是人民幣國際化了!
當務之急,中國需要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將政府在經濟發展中既當裁判員又當運動員的主導角色調整好,發揮市場在優化資源配置方面作用,勵行法治,健全誠信體系,嚴守契約精神,外界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人民幣國際化自然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