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銀行行長說,世界經濟正處於關鍵時刻,但他沒說會變好抑或變壞。證諸美國信貸評級下降和歐債危機,變壞的機會應該較大。
美國的問題應該沒法改善了,即使QE3貨幣寬鬆政策出爐,也不過是把問題拖延下去。恃着美元本位制還未受到根本的挑戰,美國仍享受作為國際主要交易和儲備貨幣的特權。美元的最大挑戰來自歐元,故以美國為首的跨國金融機構必會經常伺機攻擊歐元。
歐元問題是歐盟還未達成財政經濟的一體化,歐元區內還有薄弱的環節,讓美國有機可乘。希法西意比五國禁止沽空之餘,德國繼去年禁止單純沽空後,呼籲歐盟採取更大範圍的沽空禁令,抑制投機活動。可是,此舉只能治標,治本之策應是歐元區聯合發行歐元債券,而非各國自行其事,這可借德法的強勢支持希臘等國的弱勢,消除歐元區的軟肋。
在這個治本問題上,德國卻拒絕意、英等國建議,不願承擔責任,反說要先讓歐元區各國處理好本國的財政問題,即逼弱勢國家調整經濟,如德國一樣採取保守財經政策,避免財赤。道理上,德國的立場無可厚非,但這勢必使希臘等國經濟受硬着陸打擊,反過來形成惡性循環,拖長復甦時間。如此一來,不單政治社會難以穩定,以美國為首的跨國金融集團亦有機可乘,再掀風波。
實際上,德國的立場是教條主義式的僵硬,不能因時制宜,正因如此,歐元區的債務問題一再困擾歐盟和全球金融,且看德法首腦會議有否新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