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政界:寬待日本戰犯的反思

八月初,日本最大在野黨自民黨三名議員計劃訪問「獨島」(日本稱「竹島」)附近的鬱陵島,被韓國拒絕入境。韓國總統特任長官李在五大罵,「(日本)戰犯後裔竟然膽敢試探韓國!」李在五所指的「戰犯後裔」乃自民黨「領土問題特別委員會」代理委員長新藤義孝眾議員,他祖父是二戰期間死守硫磺島陸軍大將栗林忠道。

近年日本戰犯後裔開始「露臉」,前首相安倍晉三外祖父是甲級戰犯嫌疑人岸信介。日本奮起黨黨首平沼赳夫,是甲級戰犯平沼騏一郎的養子,曾任運輸大臣、通產大臣、經濟產業大臣。可見中國對日本「以德報怨」政策的失敗,以及盟軍「遠東國際軍事法庭」輕判日本戰犯的短視。

一九四六年四月,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對東條英機等二十八名甲級戰犯起訴。由美、中、英、蘇、法、澳、印和菲律賓等同盟國共同任命法官審理,不少西方法官反對死刑。在中國法官梅汝璈據理力爭下,才以六票對五票的微弱優勢通過對七名日本戰犯的死刑判決。由於種種政治妥協,皇室成員都被免於起訴,包括南京大屠殺的直接指揮者皇叔朝香宮鳩彥。

一九五六年,毛澤東決定對日本戰犯寬大處理,軍事法庭根據「不殺少判」的中央精神,在華一千多日本戰犯中最後只起訴四十五人。即使如偽滿三江省特務科長島村三郎在一九三九年率部射殺抗日武裝一百三十多人,抓捕和平居民二千五百九十五人,一次集體槍殺平民四十二人,親手製造「三肇慘案」,又建立秘密殺人場「三島化學研究所」,他完全認罪,請求判處死刑,但是在一九五九年島村三郎提早獲釋,回到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