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仍處於雨季,暴雨隨時來襲,低窪地區居民生命隨時受威脅,但渠務署被揭發有多項改善水浸黑點工程嚴重延誤,其中大埔區內,有水浸危險的桐梓路早於九四年已列作水浸黑點,但最新資料顯示,該處竟要在二○一五年才能自黑點名單上除名,先後需時廿一年之久。揭發問題的工聯會議員葉偉明質疑,為何現代治水需時竟較大禹治水的十年還長,擔心各黑點會變成年前沙埔仔村奪命洪水的翻版,要求當局盡快交代工程延期原因及盡快完工。
根據渠務署網頁,全港共有十六個水浸黑點,有十一個位於新界區。葉偉明指出,但該署的網頁自○九年三月底至今年八月初,一直沒有更新水浸黑點工程的進度,工聯會上月曾到新界區其中八個水浸黑點巡查,結果發現不少的改善工程進展緩慢。
及後,工聯會致電渠務署了解工程進度,葉指該署隨後即更新網頁資料,推遲部分工程的完工日期,如大埔桐梓路早於九四年已被列作水浸黑點,原訂明年可自黑點名單上除名,但最新資料顯示要押後至二○一五年,先後需時廿一年才能解決水浸問題,而原訂今年內完工的丙崗下游改善工程,至今仍未開工,最新完工日期是押後至明年,他們又發現古洞石仔嶺已有工程車挖開地面,但卻無人開工。
此外,經更新的網頁加入負責工程師的姓名和電話,工聯會再聯絡他們查詢工程進度,但對方竟稱不知道。葉偉明批評渠務署不負責任、上下溝通不足,改善工程耗時太長,令居民每逢雨季皆要擔驚受怕。
他質疑:「(古時)大禹治水都係用咗大約十年,(現在)渠務署要用成十幾廿年?」他擔心,該等黑點會隨時成為年前大埔沙埔仔村奪命洪水的翻版,增加居民的危險。
居於其中一個水浸黑點、卻又完工無期的下禾輋村十多年的黃氏夫婦,昨訴苦指每逢大雨,雨水由山上湧下,且夾雜大石、垃圾等湧入屋內,水深及膝,寸步難行,黃太更曾被約廿厘米長的大石撞到手腳瘀傷。她慨嘆,每逢大雨便有家歸不得,卻也無能力搬走,盼渠務署盡快展開改善工程。黃先生補充,四年前曾接觸地政署及渠務署,但雙方互相卸責,問題不了了之。
渠務署則回應稱,桐梓路旁已興建排水明渠,而雨水排放設施也會在二○一三年投入運作,該水浸黑點預計會在二○一五年被剔除。但發言人始終未能解釋為何該處需時廿一年才能免除水浸威脅;至於下禾輋村,則已完成局部改善工程,但長遠解決方法仍視乎清拆河道上寮屋的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