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基因魚的塑化劑測試結果令人質疑政府所訂的安全標準是否太寬鬆。不過,浸會大學生物系教授黃港住卻指,塑化劑一般毒性不高,不足以導致魚苗死亡,因此要確定實驗設置和步驟是否無誤及是否有足夠對照組反覆驗證,才能斷定有關實驗數據是否可靠。他又說,塑化劑快速測試方法早在十年多前已出現,至今技術成熟,當局理應有足夠配套來加快食品檢測速度。
黃港住稱,要得出可靠的生物驗證參考值,單一項塑化劑可能已要花上一年時間,因此要全面驗證所有塑化劑的生物反應及相互影響,至少要花上廿至卅年時間。生物測試亦存在很多變數,很難得出可靠參考數值,故教育市民盡量避免接觸塑化劑才是最有效的自保之法。
是次用來測試塑化劑的斑馬魚和轉基因鯖魚苗,雖然體形僅一、二毫米,但原來大有來頭。城市大學生物及化學系教授鄭淑嫻數年前發明利用斑馬魚胚胎做活體測試的技術,奪得「國際發明及創新技術與產品」金獎。後來她再成功為鯖魚注入綠色螢光蛋白基因,令魚苗遇到雌激素或雌激素類內分泌干擾物時,肝臟會發出綠色螢光(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