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港府一味唱好自願醫保計劃,更會成立五百億元基金補貼市民買保險,有關注本港醫療政策的組織提醒市民自願醫保的魔鬼在細節中,包括行政費未設上限,保費亦會隨着醫療通脹愈供愈多,並斥港府「無良」,庫房愈來愈有錢,但公共醫療開支愈來愈「縮皮」,「氹」市民買保險目的是踢走醫療包袱。
全民健康動力主席勞永樂批評港府推行自願醫保是想卸膊,香港的醫療政策一直是所有市民可公平使用,但港府推出自願醫保,並將公共醫療系統退守為安全網,是「靜雞雞」竄改香港醫療政策。
勞續說,自願醫保會分化社會及製造矛盾,想買保險的市民會要求港府有更多津貼,無能力買保險的病人期望港府投放更多資源予公共醫療系統,「到時當局幫得邊個」。他稱,若港府有心改善公立醫院壓力,不如將五百億元投放公共醫療系統會更實際。
關懷香港召集人郭家麒斥,港府推出自願醫保來減輕公共醫療系統,做法本末倒置,又指最有需要的老弱病人無能力買保險,最終亦會使用公共醫療系統。他稱,只靠市民應付醫療費是「行唔通」,現時使用公立醫院服務的八成病人均為六十五歲以上長者,按醫療通脹推算,高風險者每年保費可能高達二萬多元,「邊個會畀得起!」加上有時限索償上限,整個計劃只有港府及保險公司最着數。
郭又指摘港府「無良」,每年用於公共醫療開支只佔本地生產總值不足百分之三,遠低於其他國家。投放在醫療的開支,市民承擔的比重愈來愈大,港府有錢但貢獻愈來愈少,「仲要氹愈來愈窮嘅市民落疊買保險」,從而踢走醫療包袱是立心不良。他最擔心私院和保費加價毋須港府同意,最終受害是升斗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