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臘財政金融危機的緣由,除了涉及政府和社會入不敷出,最重要還是金融因素。希臘內部若不是信貸發行過度,便不可能導致長期財赤和積累這麼多的債務。開支的盤子做大了便不易縮減,困難更在於不患寡而患不均。
跨國金融機構創造了許多新金融產品,其中衍生工具的CDS(信貸違約掉期),容許金融市場的投機資金通過炒賣來對有關國家或企業施加經濟壓力。CDS的指數代表了金融市場對有關國家和企業債券的信心,由於屬於投資範疇,可對有關國家、企業構成壓力,影響其借債、融資的能力與條件。惟因屬主觀性的信心指數,並不一定與現實表現掛鈎,可在短時間內因信心轉變而大幅起落。
CDS的作用與國際信貸評級機構一樣,後者表面上是中立公正,但從歷次危機中,評級機構沒有預先在評級方面表達出危機的可能性,使人懷疑其能力。不過,即使二者都不可靠,國際金融卻仍以它們為指引,其中便帶有投機炒作因素,擾亂金融市場,打擊有關國家及企業。
以希臘為例,若沒有上述二者對其信用的負面評價,阻礙融資,危機不會擴大和惡化。正因為來自這兩種工具的否定,希臘才會融資不足。政府收緊銀根,經濟硬着陸,進一步惡化,觸發社會抗爭,帶來新的不穩因素,讓投機者有機可乘,進一步藉CDS和信貸評級來打擊希臘。事實上,這是項莊舞劍,意在沛公,目的在於打擊歐元,在外匯債券市場投機獲利。希臘危機,只是一枚棋子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