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藥物治療用的分量都極微小,而且藥物本身可能容易變質失效,因此藥物理所當然的需要添加各種各樣的輔助成分,加工成藥丸、藥水、藥膏等劑型,讓我們能方便安全地服用。
舉例說,藥片內的有效成分可能只有數毫克,其餘大部分可能是澱粉,再加上色素、黏合劑等等輔助成分;藥水的輔助成分則可能會包括糖漿、增稠劑、調味劑和防腐劑等等。藥物所用的輔助成分沒有藥性,所需種類因劑型而異。
輔助成分不但決定了藥物的形態,更能影響藥物的功效。運用特定的成分配製藥物的載體或保護層,能控制藥物吸收變快、變得更長效或延遲,以滿足治療和藥物的需要。現實中,巧妙運用輔助成分和製藥技術改良藥物的釋放,可以減少服用的次數,亦可以減少藥物水平忽高忽低可能帶來的不良反應,這對不少長期病患 (如高血壓、糖尿病、柏金遜病等)都是重要的。即使是同一藥物主要成分,不同製藥廠可能會使用不同輔助成分,有機會構成不同品牌的藥物功效上的分別。
雖然輔助成分不帶藥性,但由塑化劑及別嘌醇毛霉菌事件可見,它們一旦受到污染或本身有安全問題,對病人的影響同樣巨大。因此,輔助成分不但有其必要才會加入配方中,而且於藥物的應用同受嚴格規管。
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藥物教育資源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