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言集:經濟救不了社會

中國經濟發展迅猛,政府戰略與政策相對合理,企業和個人亦積極發展和創新。因此,經濟趕上日本成為全球第二,出口超越德國成為全球第一,似乎都是順理成章,今後經濟攀升至全球第一,相信並無疑問。但是,中國經濟增長包含許多成本問題,環保、社會、資源成本長期外在化,企業和經濟並不承擔,推給社會乃至下一代。

生態環保的損害已暴露得十分清楚,中央不得不改弦易轍,積極參與全球氣候變遷的環保工作。在國內,把全國土地分為不同的主體功能區,按資源、生態條件劃分,部分地區禁止或限制發展,這是為勢所迫。不過,政策與執行之間還有差距,地方官陽奉陰違;單只主體功能區的政策,也不足以改變發展的錯誤模式。急速發展的成本代價,正逐步懲罰整個社會,更禍延國外。

社會成本方面,粗放工業化把工人過度勞役,過度異化(馬克思主義所說的物化、非人化、商品化),結果種下種種矛盾仇恨的種子。近年社會不穩,動輒「聚眾滋事」,實質是群眾對現時發展模式、分配格局的暴動抗議。

早期人民信任政府,所以不辭艱苦上訪投訴,繼而走投無路,以自殺來抗議;現在則是「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時日曷喪,予及汝皆亡」,情況嚴峻。我曾說,現時盛世像清朝乾嘉時期,貪污舞弊使社會內蘊藏着巨大矛盾,伺機爆發。不從吏治、社會入手,經濟的高增長會毀於社會基礎的崩析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