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吟虎嘯:港人跟着感覺走

由於港人對范徐麗泰在了解與不完全了解之間,對她能當上特首有一些寄望乃至幻想,因此,若范徐真的「榮登大寶」,想必香港人會有一段蜜月期的,這個「看點」、「亮點」不會在唐英年、梁振英身上出現。不過,這個蜜月期不可能太久,而且有蜜月期不代表她能幹好特首。蜜月期只是蜜月期,不是別的,也不能保證甚麼。

說港人對范徐在了解與不了解之間,是因為范徐的仕途、為人和能力似乎又簡單又不簡單。她出生上海,四歲來港,父親是大資本家,畢業於香港大學。早年在教育界工作。一九八三年被港督委任為立法局非官守議員。這時的范徐和鄧蓮如、李柱銘、李鵬飛等一樣是英國人刻意培養的「政治精英」、「青年才俊」,讓他們「代表港人」在中英談判香港前途問題時充當「三腳櫈理論」中的一隻腳,跑到北京「反映香港人對中國收回主權的憂慮」。當英國人告知他們九七年交還香港時,范徐和另一位「政治精英」、立法局議員張鑑泉流下了哀傷的眼淚。之後,范徐支持「羅保動議」,要求中英協議在簽署之前須先交香港立法局辯論通過。

香港過渡期,范徐擔任過多項公職,又被委任為行政局議員,但不知何故,她和末代港督彭定康鬧翻,辭去港英政府一切公職。在「九二年政改風波」中,范徐「轉投北京」,出任北京委任的多項職務。回歸時擔任特區政府的臨時立法會主席。那段時期范徐民望很低,被輿論批為「變色龍」、「港英舊電池」、「香港江青」……

然而,之後她任立法會主席表現出色,持平公正,不慍不火。這段時期,她的健康和她丈夫及女兒的健康皆遇到極大的麻煩,她的表現同樣出色,展現了為人母和妻的無私、堅毅。香港人看政治人物一向很「人性化」、「感性化」,范徐的表現遂贏得民心。只是,這樣的人若出任特首,港人又了解多少呢?是不是在跟着感覺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