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之行:最低工資爭拗仍多

法定最低工資即將落實,低收入工友既喜還憂,中小企老闆多有不滿,而政府則步步為營。最低工資對勞資關係以至未來特區的經濟及政治結構影響深遠,值得關注。

主流民意經過多年討論,逐步凝聚共識,支持以最低工資改善在職貧窮,讓最低收入的勞工可以過較有尊嚴的生活,不致朝不保夕。最典型的莫過於中老齡的清潔工友,其工作與生活的慘況早已深入人心。

在最低工資落實的前夕,負面消息卻不斷湧現,令公眾感到變數極多,會否好事變壞事,似乎莫衷一是。有論者甚至以雞肋來形容,以示食之無味,但棄之可惜。

表面看,最大的爭拗在於僱員應否享有飯鐘錢及休息日計薪,政府立場相當飄忽,令商界極感不滿。一旦答案是肯定的話,則水漲船高,營商成本將大增,尤其是微利的中小企,面對租金飆升及人工急增,經營困難不難想像。

上月下旬政府公布《最低工資指引》,大原則是「員工每月收入不應比最低工資條例實施之前為低」,可惜對業界高度關注的飯鐘錢及休息日應否計薪完全沒有提及;而內裏舉出的調薪例子,卻暗示現時僱員月薪六千五百元,日後減至五千零三十七元仍屬合法,被工會質疑等同教唆僱主減薪。

勞資雙方皆有理由擔心自身利益受損。有工會一怒之下走上街頭,包圍有削減員工薪金之嫌的企業,以「無良僱主」加以標籤,對商界構成明顯的政治壓力。在最低工資落實前夕,勞資對抗大有一觸即發之勢。

尚幸近日商界與工會轉趨克制,氣氛變得較為緩和,但潛存的問題未有消失,有待政府主動協調勞資兩界,尋找解決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