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外活動多 港產萬花童

本港父母望子成龍,很多時不惜大灑金錢栽培子女,學習多項不同的知識,令新一代的兒童頓變成「萬花童」。調查發現有超過兩成二小學生參加課外活動達七項以上,稱得上是「七項鐵人」。父母花在子女活動的開支更是驚人,每月可高達八千至一萬元或以上。不過當子女遇有困難時,只得逾一成會與父母分享,較選擇向外傭分享的兩成八還要少得多。心理學家萬家輝提醒,讓子女參加課外活動應重質不重量,一至兩項已「好足夠」,否則會讓兒童身心勞損。

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專業人士小組訪問一千九百一十二名小四至小六學生,發現超過四成半兒童參與四至六項課外活動,最多達七項或以上,他們參加的課外活動主要包括語言、樂器及各項運動等。調查又顯示,兩成六父母每月花六千至八千元讓子女參與課外活動,花上八千至一萬元佔兩成三,花費一萬元以上的亦佔超過一成九,形成新一代的兒童成為「萬花童」。

遇困難寧與外傭分享

港童參加的課外活動繁多,私人時間相對減少。六成三人每周花在課外活動時間長達十一至廿小時,一成三小學生每星期更會花廿小時以上的課外活動,以致超過半數人每天的私人時間只得一至兩小時,大部分港童更不需自行收拾書包、被鋪等。

父母本應是最親的人,但有兩成八港童竟從不與父母傾談心事,在遇有困難時,五成八人表示會向同學分享,向外傭分享的更較找父母的為多。

小組副主席李慧芬指,大多父母均希望子女可享有「自己攞唔到嘅嘢」,即使自己經濟能力較差,亦會節衣縮食盡量投放資源於子女身上。她指,有關情況並不健康,或會造成負面影響,包括令他們溝通能力較差。

易變老人精 不擅社交

萬家輝亦指,有研究顯示父母如能每天與子女傾談廿分鐘,當子女八歲時智商可平均達一百三十以上。相反,長時間接受訓練及與年長導師相處,兒童易變「老人精」,缺乏社交能力,故參加一至兩項課外活動已很足夠。

於拔萃書院附屬小學就讀小五的歐汶澔及在鮮魚行學校就讀小四楊雯,均稱只參與兩項課外活動。歐指「一樣已難掌握,點學咁多樣呀」,父母為他參加課外活動的支出只在二千元以內。楊雯則指每日會與母親傾談近三小時。

港童六項特徵

參加太多課外活動

溝通能力差

甚少與同齡朋友相處溝通

欠缺自理能力

與父親關係疏離

缺乏私人時間

資料來源:「如何運用我的二十四小時」調查

Money18免費即秒股票報價網站現推出8升級功能,財經資訊,實時實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