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日本福島縣核電站對開海域被驗出放射性碘含量超標一千二百五十倍,香港有學者指高濃度輻射對海洋生態將造成嚴重災難,預計需持續檢測數年,才可掌握污染水平,擔心除會引起魚類死亡外,輻射物亦將隨着食物鏈污染海藻、魚類及其他海產,呼籲港府立即禁止東日本的海產進口。
中文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副教授陳竟明指出,核電站附近海水的碘含量超標逾一千倍,擔心是因核電站不斷洩出放射物質所致,「如果因為之前爆炸引起,濃度會稀釋咗,無理由過咗咁耐濃度反而愈來愈高」。他分析,由於碘的半衰期只有八天,污染可以在一、兩個月後減退,但是若果半衰期長達三十年的銫,對海洋生態的污染將是長久性。
陳竟明又稱,放射性污染物會先污染海藻並日漸積聚,再透過食物鏈污染魚類及其他海產,污染物亦會隨水流飄流到其他地方,人類吃過受污染的海產後,輻射物會積存在身體,影響健康。
環保團體「綠色和平」項目主任古偉牧相信,今次是歷來有最高濃度的輻射物質污染海洋,高濃度的輻射污染可令魚類畸形甚至死亡,未知會否令瀕危物種滅絕,情況令人極之憂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