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思孰慮:無業男湊仔返學感困擾

小學老師偉文執教廿多年,早前學校換了校長,工作量增加,壓力隨之增加,所以他辭了職。未找到新工作前,太太需要上班,他在家中照顧兩名子女。香港社會「男主外、女主內」觀念仍普遍,偉文接送小朋友返學,見到多數小孩由母親接送,他漸漸覺得有點不安及困擾。

也許男女承受壓力的確受到生理差別的影響,即使相同環境,兩性所受的壓力都不一。壓力除了來自個人的認定,也來自社會的指定。傳統封建思想影響下,女性被物化及被貶低,被要求以家庭為重,必要時需放棄工作,必須舉止端莊溫柔,活潑好動可能就被認為沒有家教。

流行病學研究或忽略男性

另一角度來看,父權社會令男性被要求成為強者,甚至成為不敗英雄。被要求須有好工作以養家活兒、男兒有淚不輕彈、看到蟑螂須勇於追殺……當男性說話輕聲細語時,可能會被認為缺乏男子氣概,甚至暗中被封上「娘娘腔」等羞辱稱號。

這些都是社會性的壓力,若長久持續下去,可能引致情緒病,例如抑鬱症。此外,受傳統觀念影響,男性多不願求助,患情緒病的女性可能較男士更願意求診,較易被醫生診斷。所以,流行病學研究可能忽略男性患情緒病的個案,男性的「三不態度」(不傾訴、不求助、不求診)引致情緒病惡化,引致情緒崩潰,走上自殺不歸路,因此較多男性自殺。心理健康輔導熱線︰2772 0047

精神科專科醫生李永堅

Money18新功能「18好路數」為你預測心水股票升跌機會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