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不滿屏風樓,連何文田兩幅地王也受影響,政府建議將前何文田邨兩幅地王的最高地積比率,由原來上限七點五倍下調至最高五倍,更要闢出兩幅闊二十米的非建築用地用作通風廊,令地皮可發展面積減少七十五萬平方呎,以地皮呎價約一萬元計算,估計政府或因此少收七十億元,較之前巿場估計成交可逾一百五十億元少收近一半;有關地皮最快今年七月可供出售。
九龍城區議會將於本周四開會討論前何文田邨地皮的規劃設計。政府在今年的預算案中提出推出多幅住宅土地,當中最受矚目的其中兩幅地皮,是前何文田邨第二及七期,以及相鄰的前何文田邨第三期地皮,合共面積達二十九萬八千多平方呎。由於該地盤位於豪宅區,加上去年同區的佛光街地皮成功以每呎一萬二千五百元賣出,市場估計有關地皮成交價可逾一百五十億元。
規劃署指出,該地盤北面為常盛街、東面為常樂街、南面為常富街,而西面為佛光街,地盤位於《何文田分區計劃大綱圖》上劃為住宅(甲)地帶的土地內,住用建築物的最高地積比率為七點五倍,地盤東面及西面部分最高建築物高度限制,分別為主水平基準上一百二十米及一百米。
該署考慮到各種規劃及土地用途等因素後,訂出地皮的發展概念,建議將該地皮闢作純私人住宅發展,並縮減地皮的最高地積比率至五倍,其中面積達二十多萬平方呎的何文田第二及七期地皮,更要劃設兩幅闊二十米的非建築用地作為通風廊,地皮建築物的高度上限則維持不變。
美聯測量師行董事林子彬表示,何文田屬中密度發展區,地積比率訂於五倍屬合理,而近年屏風樓引起公眾關注,政府在不少地皮也有引入通風廊,他估計有關限制不會影響地皮的吸引力。九龍城區議員任國棟反對將該地皮改作私樓,認為該邨地皮應保留興建公屋。
記者 譚美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