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三地情:政治談判 靜待時機

兩岸交流在經貿往來上已取得一定成果,現正推動兩岸文化交流,以取得同血緣、同文化的認同。但是,兩岸不可能永久停留在風花雪月的交流階段,北京必會進一步推動政治談判,為和平統一創造利基。

對於台灣來說,兩岸交流有其必要,統一卻仍遙遠。任何政黨上台必須以民意為依歸,更何況藍綠政黨都強調台灣的前途由二千三百萬人來決定,只不過政黨所用的名稱方式不同:民進黨稱為住民自決,而國民黨認為透過民主程序執行。故此,關於台灣前途的議題,台灣領導人未敢越俎代庖。

一般相信,大陸耐心有限,將會在二○一二年後提出兩岸進行政治議題談判。馬英九過去一再表示其任內決不觸及政治議題,不談統一,近日,他接受外國媒體訪問時,又強調台灣應維持「不統、不獨、不武」的局面,即符合多數民意的「維持現狀」。由此可見,推進兩岸政治談判正是郎有意妹無情,勢必為此翻臉。

北京大可稍安勿躁,待台灣內部政治形勢更穩定,兩岸不斷全面交流累積善意,豐收成果後,凝聚全民共識,台灣百姓心甘情願甚至呼喚希望兩岸更加緊密,從經濟融合進入政治融合,終能水到渠成。

綠營的立場恐怕是兩岸政治談判的最大障礙。「一邊一國」是許多鐵桿深綠不可動搖的信念,今黨主席蔡英文提出「和而不同,和而求同」,其實正是「求同存異」的主張,以和為主軸,此已來之不易。在交流下的現實認知,兩岸要跨越政治鴻溝才能開始談判,便必須靜待政黨再次輪替,時機才算成熟,台灣藍綠才能有理性的認知與共識,追求台灣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