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行車只有二十年的石門交匯處「提早老化」,出現橋躉沉降、橋底地陷及石屎剝落等情況,資深工程師黃澤恩先生表示,一般行車橋使用超過三十年以上才會出現類似情況,有關情況並不常見。
黃澤恩指出,橋躉沉降,主要原因有三個,第一是橋的結構問題,若興建時使用短樁,橋躉便會因年月增長而沉降。第二,橋坐落位置的地勢也會影響沉降,若橋底有軟泥,建橋時沒有剷走及鋪上夠硬的石塊,又不採用打樁式興建,改為在軟泥上直接建地腳的話,例如東區走廊,軟泥會經年月變薄,橋躉有沉降危機。第三是橋附近的外來工程,如東區走廊橋躉移位,懷疑是受附近打樁及地底挖掘等工程導致。
至於保育方法,則要長期保育及維修,定期巡查監察橋的結構及安全性,亦要「對症下藥」,尋找橋躉沉降及水土流失的原因。而在沉降橋躉的空隙位置攝入塑膠物質,墊高橋躉也是解決方法,惟只對於有數十毫米的沉降才可行,否則就要拆橋重建,或在橋兩旁打樁,再以石躉鞏固橋躉位置及承托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