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六千元的興奮作用大概可以持續兩個星期,之後政府就要面對種種的質詢和提問,其中最大的問號,是在公平的問題。
有一些解釋,把香港形容為一間公司,市民就是股東,既然公司賺了錢,股東理所當然要分紅取利,那派錢未嘗不可。
這個比喻,根本就是不倫不類,公司是賺外面人的錢,但特區政府是在香港內部抽稅,而不是到美國、英國去抽稅,那香港七百萬市民是股東還是顧客?是消費者還是納稅人?
再者,香港特區政府一向以來以小自居,所謂小者,是可以不做就不做,想不做就不做,跟新加坡那個大有作為、出本經營的模式有天淵之別,試想想,特區政府除了外匯基金的運作之外,又經營過甚麼?
就算將香港視為一間公司,那不少移居海外的市民,可以算是舊股東。但事實上,他們早和香港已無關係,一千億盈餘當作是利潤,他們一點貢獻都沒有,還一樣一人六千,一家數口就幾萬,作為有份貢獻盈利的納稅人,是否樂意送這個大禮?這筆幾十億,我寧願加到老人的生果金,多給一筆清貧學生的書簿津貼,多加一些大學學位,買多一些貴藥,也好過一筆換成加幣英鎊作大利是。
一些中五、中六的學生,可能從未賺過一文錢,父母教育他們不要亂花費,因為錢是父母很辛苦賺的,現時六千大元從天而降,任由他們支配,不是買新款智能電話,就是唱K打機,錢到之日,又不知製造多少兩代糾紛。集合給中學生那幾億元,足夠給全部學生參加一次交流團!